香港都用什么社交?

高沐潼高沐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引用一句《无间道》中的经典台词:“做人呢,最紧要系好,有啲人系好得意呢!” 港剧里常出现的「ICQ」,是国际在线聊天软件的英文缩写;而「OICQ」则是当时的中国版ICQ,由腾讯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于1999年发行。

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又有了微信、陌陌等社交媒体APP。不过,虽然这些中国本土的社交网络用户数量庞大,但在香港似乎鲜少见到用户。 香港人的主流社交平台还是集中在国外那些成熟的平台上,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等。

除了线上平台外,港式社交还体现在充满人情味的社会关系上——在街上遇到认识的人,哪怕只是见过几面、有过数面之缘,也会停下来打招呼闲聊几句。即便是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巷尾,也能感受到强烈的社交气氛。 而对于习惯了国内互联网产品和社交生态的用户来说,香港的社交环境可能显得有些“原始”。但正是这样的“原始”,恰恰保留了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温度和真实感。

姜少伟姜少伟优质答主

WhatsApp

WhatsApp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类似于微信的海外版。它支持文字信息、语音电话及视频电话的免费网络通讯服务。只要有WI-FI网络就可以免费发信息,打电话是收费的。不过在香港,许多套餐都包含无限网络通讯服务,所以打多打少完全不用担心。

WhatsApp在使用时需要填写手机号码进行注册,而且一个手机号码只能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使用(即使你换了手机)。可以说,WhatsApp作为“副号”,其安全性还是很有保障的。

LINE

相信来过日本的同学都对LINE不陌生,与WhatsApp类似,LINE是一款流行于日韩及东南亚的社交软件。如果你是留学日韩的同学,使用LINE绝对没有问题;但如果你选择留学港英系国家,还是推荐使用WhatsApp或者微信,以防万一。

Facebook和twitter

美国留学党可能对Facebook和twitter不会陌生,因为Facebook和twitter在美国的渗透率是相当高的。Facebook更像微博与QQ空间杂糅而成的产物,如果你有空闲时间,也可以在Facebook上进行“种草”。Twitter,更像微博的“孪生兄弟”。这两个软件在香港也有安装,但普及率并不高,使用群体也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如果你想要融入更深层次的本地生活,可以尝试使用,但是也不必强求。

除了在手机上安装以上社交软件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开通一个本地的手机号。因为许多网站或平台需要本地手机号码进行注册验证。当然,如果你觉得折腾太麻烦,也完全可以用内地手机号码进行注册,没有本地手机号码也是能够完成登录验证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