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征税的国家是如何查?
全球征税的国家是如何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跨国公司的兴起更是加快了资本、人才、技术的国际贸易。但对高净值人士来说,伴随而来的还有全球征税的压力。面对各国税务局的层层围剿,高净值人士该如何“巧妙”避税?
由于全球性税收竞争的推动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开始签订避免双重应税协定。其中,国内税收协定是各国避免在同一经济实体获得双重利润征税的手段。企业利用国内税收协定实现跨国利润避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合理经营避税、转让定价避税和资本弱化避税。同时,全球性税收竞争的另一个结果是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许多国家不得不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在跨国公司借助于避免双重免税协定的避税模式下,不仅国内税收利益受到了冲击,而且国际税收秩序以及税收协定精神也遭到了破坏。国际税收协定规定,如果A国公司,在B国以管理或从事经济活动,只就其在A国赚取的利润缴纳A国企业所得税,其再投资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均免纳B国公司所得税。跨国公司往往凭借税收协定的这一规定,在A国注册的子公司,以低税或免税形式将利润回归A国母公司,通过解释税收法规,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避税”体系,以达到少缴税或免税的目的。
转让定价的方法五花八门,最为通俗的说法就是将高价值财产的取得成本或拥有权益的取得成本进行合理化调整,以实现少缴或避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如:甲公司(企业)作为受让方与转让方向乙公司(企业)转让一项专有技术,交易金额5000万元,乙公司按正常市场价格10000万元转让,甲公司可凭此证据表明乙公司该项转让不符合正常市场价格,而对5000万元的价款作成本减少或冲减收益;如果乙公司是一般纳税人,甲公司还可以从乙公司购入5000万元财产,分15年付清,每年支付200万元,该项交易不存在其他权益;上述乙公司向甲公司转让的资产为专有技术,使用年限10年,残值200万元,按直线法摊销;甲公司在取得该项专有技术后,每年可做1000万元的市场销售;甲、乙双方为关联企业,如按公允市场价格进行该项交易,即乙公司向甲公司出售评估价值10000万元的专有技术,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支付1500万元(10000万元×15%)的税后利润,乙公司应缴纳增值税300万元、企业所得税1500×25%=375万元;但实际双方按交易价格5000万元结算,甲公司每年可减少利润300万元(1000万元-700万元),15年共计减少利润4500万元,同时可减少相关税赋475万元(300+1500×12.5%)。
资本弱化是企业避免跨国征税的一大常用方式。由于盈余管理是税收筹划的重要方式,所以,加大亏损公司投入资本比例,可以使公司的亏损项目进行资本亏损冲销,达到减轻公司利润和税收的目的。而加大盈利项目投入资本的比例,则有利于实现税负转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