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哪些名人去过日本留学?

韩韶宸韩韶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王守仁,明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书法家。他创立的“心学”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曾在日本留学两年多的时间。 王守仁小时候聪明好学,记忆力超强。十五岁去云南游学,学习武艺。之后到京师,在城南书院读书。他喜欢练武功,但是不喜欢读经书。有一天,他去拜见程敏政,将一本书放在桌上就走了。等程敏政打开书一看,原来上面写着一个“兵”字。 后来,王守仁又去河北谒陵,途经山东郯城时,遇到了一位算命先生,给他算了一卦。

先生说:你前生是个武士,现在做一个文官,实在委屈了您。王守仁说:我正想从事军旅生涯,可是朝廷却不让我去。如果不让我从军,我又想做一位文人,那又何必出生呢?先生笑了笑说,你可以做文武双全的人啊!说完便走了。 王守仁觉得这个先生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在当地买了马,自号“阳明子”,开始研习武学。 他先学射箭,每天拿上百个靶子练习,箭无虚发;接着又学骑术,练剑法。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武功已经相当厉害了。

到了嘉靖七年(1528),王守仁以兵部尚书的身分,带兵出征南赣。当时他五十岁了。 出征之前,他先给部队做了思想工作,然后率军向北进发。结果还没赶到目的地,就听说敌人已经在撤退了。王守仁非常高兴,骑马疾驰,不料一个马失前蹄,将他摔得昏迷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营中了。众人给他敷上金创药,静养了几日,才终于痊愈。 这次意外让王守仁认识到,只有武功高强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筹帷幄,运用智慧,才能打败对手。于是他一边继续钻研武艺,一边研习兵法,希望把阴阳八卦和三十六计运用到行军打仗中。 后来,他设计擒拿了叛乱首领詹师富,又在江西剿灭了流寇。由于立下了两大功劳,他被加封为新建侯,世称“阳明先生”。

张之洞,清末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年随父宦游日本,入弘文学院普通班,后应乡试中举人,赴京会试中进士。

历任翰林编修、侍讲学士、国史馆协修、广东学政等职。中年后先后担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湖广总督等职,官至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

在日本留学期间,因见日本“学校、人民、坊巷之间,礼义廉耻四字,随时提醒,不啻中国儒生谈理学”,感佩其民风淳朴,国民礼仪高尚,且素有“礼义之邦”之称,遂取《周礼》“讲武备而守疆土,曰藩”之意改名为“之洞”,表示自己要做保护祖国边境的勇士,终生以之。

司空佑宇司空佑宇优质答主

1、梁启超 去日本之前,他曾在美国和法国学法律,在比利时学矿业(他是矿冶工程师),但最后却选择去日本学经济学。 1896年,23岁的梁启超在天津创办《新小说》月刊,并在这期间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夏威夷游记》和《太平洋小岛见闻录》,这两本书都提到他对日本的看法。 他一直对日本很有好感且推崇备至,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发展》中称“日本所以能速化其国者”在于“师外国之长技以行其教育政策”与“用经济上及政治上之手段以发展实业”。

2、鲁迅 三味书屋的塾师寿镜吾是绍兴东浦人,14岁时到东京游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