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金融专业是什么?

太叔雪阳太叔雪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商业和金融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又常常交织在一起。 商业更偏重的是“经营”,而金融更偏向的是“融资”。 但凡是生意都需要钱,所以融资就必不可少;但凡是个公司都需要管理,所以经营也尤为重要。 所以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学商科或者金融其实就是学习如何把一个企业给运作起来。

我本科学的是金融工程专业,这个工程其实就是把金工(金融工程)和数学、编程等学科结合起来,用建模的方法来分析数据、进行预测,最后达到融资的目的。 我们还会学习怎么去建立模型,比如我们学过随机优化,然后建立一个股票估值的模型,然后通过编程实现最优化,得出结果后还可以做回测,看看是否准确。 但是单单有金融知识和工具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把这些知识给用起来,这就需要我们去接触真实的公司和企业,去经营它,从而让它发展壮大,进而给你带来利润。这就是所谓的“商业”。

所以在美国的商学院里,除了会有各种各样的lecture,还会有许多的学生team project,让我们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崔言伟崔言伟优质答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大一统”的高度集中的专业银行体系,金融专业人才,主要依靠中国人民银行干部学校和各专业银行培训学校进行培养。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经国家教委批准,在上海财经学院设立金融管理专业硕士生班,计划经济体制下,尚未将金融作为单独的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业获得快速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1997年,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中正式设置了“金融学”专业,次年开始招生。

1998年,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再直接审批、监管金融机构,集中力量履行宏观调控和金融服务职能;原所管辖的各大专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改组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商业化运行,自负盈亏;并开始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实施管理。此后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等非中央银行系统的金融机构,均划入市场体系,金融机构的企业性质更加明确。金融界,以及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主体,对所招聘和录用的金融人才也更多地强调其“商”的素质,而传统的由人民银行及其所属的各类金融院校、研究机构培养的金融人才,较注重在中央银行体系内工作的业务能力,与市场体系的金融机构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急需加以补充和改进。

在此情况下,为了满足金融业改革和发展以及金融人才市场的迫切需要,1998年,原国家教委经广泛调研,并征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商业银行的意见,决定在“金融学”本科专业下设18个业务培养方向。业务培养方向是专业学科内的二级分类和更深层的学科建设。1999年,在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论证、评审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决定在原有55个经济类专业的“金融学”本科专业下,设立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与期货”、“保险”、“投资经济与管理”、“证券投资基金”、“涉外保险”、“产业金融”、“涉外银行”等18个业务培养方向。该专业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特设专业,学制四年,本科毕业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