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offer后该怎么答复?

玉一暄玉一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去年刚刚拿到Offer的当事人,我表示很愿意谈谈我的看法。 先说我最终选择去OfferA公司的原因: 1. 行业背景:当时拿到了两个金融行业的Offer,一个是大名鼎鼎的中信证券,一个是正在崛起的互联网金融公司OfferA,中信证券作为传统券商,在业界口碑很好,但是工作强度非常大;而OfferA则是“996”,但是属于互联网金融行业,个人比较感兴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选择后者。

2. 面试感受:这里主要指HR的感觉,我面了中信证券和OfferA的HR,中信证券的HR非常和蔼,但是说话过于官方且没有重点(可能也是职业习惯),给人不温不火的感觉;而OfferA的HR则特别热情,而且谈吐自如,给我感觉是非常擅长沟通的人,因此我对她的印象特别好,这也是影响我最终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说我拒绝其他Offer的理由:

1. 不合适:如之前说过,我是做金融的,但是除了四大、银行等其他传统金融机构之外,我也非常希望能够进入互联网企业,因此当阿里巴巴向我伸出橄榄枝的时候,虽然阿里巴巴的岗位不是本专业,但我还是接受了他们的邀请。然而让我失望的是,最终我没能去成阿里巴巴,而是选择了另一家未闻其名的互联网公司B。虽然我在互联网公司B的工作内容也比阿里巴巴更适合我,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总应该有一段经历是跟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有一定交集的,因此当我向阿里巴巴反馈我最终去向的时候,我说得很委婉,不过他们也很通融,毕竟在当时时间节点的我来说,去阿里巴巴已经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我已经在腾讯实习了。所以如果题主面临类似情况,也可以像阿里巴巴一样通融,或者寻找其他理由婉拒。

2. 人岗不符:这个是针对四大和其他一些国企外的外企说的,因为有些外企会有比较严格的人员规划,比如我一个同学收到了德勤的Offer,但是由于所在部门并不和他专业对口,所以他最后也没有去德勤。所以假如你的专业与所获Offer的职能不太匹配的话,可以此为由拒绝。 我相信,能拿到的Offer都有一定的概率,而能否拿到最高概率的那个,取决于你个人的能力高低,所以不必太看重是否“错过”了最高的那个机会,而是应该在已有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