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硕士利于读博?
以我周围圈子的人来举例吧,香港、英国和新加坡的硕士比较多,这三个区域对于国内考研或者保研的学生来说,相对容易申请,学校也还多一些。 这些学生读研的主要目的呢,一是为了拿一个名校硕士学位,二是为了将来能够继续读博士。关于第一个目标,他们大部分能拿到世界TOP200的offer;第二个目标,有50%左右的概率,当然这还要看不同的学校和专业。 我所说的适合读博的国家,指的是在这些国家的硕士读完之后,能够继续留在当地读博士的概率比较高一些(相对于英港新)。这样的地方其实不多,大致也就欧洲的一些小语种国家,比如说德国、法国、意大利之类的地方,还有就是俄罗斯和东欧的一些地区。
当然,如果同学你不在乎学校排名的话,那选择就太多了,什么美国、日本、韩国甚至澳洲等等都有很多学校的硕士对中国人比较“友好”,只是说读了硕士留下来读博的概率高低的问题而已。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能没有说到同学心里去,因此简单举个例子:假设同学你本身是985本科+GPA不错的研究生,准备出国读一个水项目,那么一般情况在英港新的院校列表里,你能申请到的学校最多也只是个QS100-200之间的学校了,而这样一个背景的申请者在我看来是很多的,甚至多到数不过来。以英国为例,每年有两三万人申请,能拿到offer的不过1/3左右,而这样一批人里最顶尖的那拨学校,也就是QS60以内的学校,留下的比例可能会更高一些。
那么,如果你以“读博”为目的,是不是应该挑那些留美几率大的学校来申请呢?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虽然美国的硕士比英港新的硕士难度要低很多,因为不需要GMAT等硬性的考试成绩,而且美国硕士的录取更看重学生的本科背景和学习成绩(GPA),但是美国高校对中国学生的政策历来都不友好,尤其是中国学生申请的数量多了之后,美国的大学更是采取了一些“歧视性”的政策。 比如今年USC就拒掉了近半数的中国学生,哪怕你是从top985高校毕业,GPA和TOEFL成绩也很不错,也有可能被拒掉。当然,被USC拒掉的申请者去其他学校拿offer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只不过会比在英港新那边难些。
我认为以读博为目的,英港新依然是首选,除非你本身是学霸级的毕业生,GPA非常高且拥有很好的实习或科研经历,这样你或许可以拼一拼TOP50的美国学校,否则的话,还是以保守为主,在英港新选一个专业念。 以上所谈的都是以“申到名校”为第一目标的申请者,假如同学在准备留学申请的时候,把“能申到哪个学校”放在第二位,把“未来的职业规划”放在第一位,则请大胆地在美国那几个热门的理工科专业里挑选,只要你符合该专业的要求,就有很大概率可以被录取,至于读完硕士是否有可能留下来读博,那就另当别论了。
总之,以我的经验来看,能读到好学校硕士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学习能力相当强的,建议各位同学不要辜负了自己的才华,尽可能地去选择自己的梦校,否则读了英港新的水硕士然后申请美国水项目,对你今后的人生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帮助!